网友咨询:近段时间发现,孩子看电视时总把声音放很大,叫吃饭也听不见。西安中大耳鼻喉医院耳病诊疗医生指出,患儿在一段时期内听力下降,极有可能患有非化脓性中耳炎,而腺样体肥大则是罪魁祸首,建议及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耳部状况。
耳鸣听力下降 检查腺样体肥大是否存在
临床统计显示,四成左右儿童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发鼻部、耳部症状后前来就诊。如耳朵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鼻部症状表现为鼻塞、流鼻涕,通常并发鼻炎、鼻窦炎。若儿童因经常发生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使腺样体继发感染,并引起病理性肥大,同时,还可能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儿童的鼻咽腔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咽鼓管咽口极易受阻,可发生非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甚至有耳聋的危险。
卫生组织认证,“STORZ内窥镜”是一种全新的检查设备,为耳鼻喉科重点推荐检查仪器,是耳鼻咽喉疾病检查的“金标准”。
由于“STORZ内窥镜”可通过耳鼻咽喉等部位狭小通道直接看到常规仪器检查所不能看到的病灶,并可放大数十倍甚至百倍,有助于清晰而详细地观察到周围的病变,只需要5分钟即可检测出疾病病因,辅助医师进行精准治疗,告别耳鼻咽喉疾病治疗误区,具有不易漏诊而精准治疗的优点,被业界称为耳鼻喉科医生的“只眼睛”。
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影响孩子正常听力的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的病症,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腺样体肥大常见的并发症,其二者关系密切。小儿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其原因如下:
1、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压迫堵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和中耳腔引流障碍。
2、鼻腔和鼻咽部的通气障碍致使咽鼓管逆流,破坏咽鼓管正常生理功能。
3、增生肥大的慢性腺样体是局部长期存在的感染灶,引起咽鼓管逆行性感染。
4、腺样体可以释放炎性递质,如组胺、一腺素等,它们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起咽鼓管和中耳粘膜水肿。
如果腺样体肥大并且已经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基本徒劳,反而会因为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改善听力状况 治疗耳鸣中耳炎首要切除腺样体肥大
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中耳炎之前或治疗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可起到解除病因的作用。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治疗,应建立在全面检查病因、分析病情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小孩这一群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小孩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应遵循微创治疗、保留正常生理功能、不影响发育的原则西安中大耳鼻喉医院耳病诊疗采用的“透明微创术”借用内窥镜,把病变组织放大上百倍,手术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简单精准,确保了手术的安全,降低了风险。特别适合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医生提示,家长平时应多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如发现孩子出现听力下降、张口呼吸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还孩子到专业医院检查腺样体,进而做出针对性治疗。如属腺样体肥大,病情轻微者可保守治疗;病情严重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如手术适时,一般效果良好。
推荐疗法
“诊治性鼓窦插管术”治疗中耳炎高效更得力 耳朵出了问题千万别小看,选对方法积极治疗...[详细]
推荐医生
张全安 教授 主任医师 1967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耳鼻咽喉...[详细]